基本描述 | 《我用残损的手掌》,又名《永恒的中国》,是诗人戴望舒的一首抗战题材的优秀诗篇。1939年,在日寇侵略中国步步升级的时候,诗人携领全家奔赴香港,任《星岛日报》的副刊编务。1941年,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投降。1942年春,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寇逮捕入狱,受尽种种酷刑,但他并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即写于改时间段。在狱中,诗人想象祖国广阔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虚拟,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情感。它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百姓对“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这一微弱希望,记录了诗人对将会诞生的“永恒的中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延安)的憧憬。该作品原为合唱诗剧《那里,永恒的中国》的终曲,创作动机源于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重要讲话。对这一灾难岁月中历史烙印的合唱描写,旨在献给所有为我们当下和平付出过宝贵生命的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