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描述 | 专辑《诗意联大》由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精心策划完成的朗诵作品。该专辑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语言传播系师生为颂扬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刚毅坚卓”之精神,1:1937年,日寇铁蹄进犯,山河破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迁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2:无数青年学子怀揣“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辗转各地,共聚昆明,在困苦中求学,以学识报国,与西南联大一道在跌宕起伏中共同走过了一段彪炳青史的光辉岁月。(音乐1:1917)1: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国家危难,学校被毁,19岁的杨苡不顾父母反对,离开天津,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昆之路。2(独白):如果不是日本人发动战争,就不会有西南联大,我应该在家乡天津读南开大学吧。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南开南迁,继续留在天津就上不了学。还有个事让我非走不可:我在《诗讯月报》上发表过诗歌,我的一首诗也被认定是抗日的,待下去很危险。最后一条是不用说的,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受到的教育,非常强调的一条就是“爱国”,谁愿意做“亡国奴”?! 1:从天津到昆明,并非易事。要先到上海,再到广州,经香港到越南海防,坐火车经滇越铁路到云南。辗转艰苦的路途对于包括杨苡在内的每一位青年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2:运货的闷罐子车,没有窗,仅有小孔透气,里面的人一个个紧挨着坐在地上,闷热潮湿的环境,让车厢里的每一个人都喘不过气来。身心的疲惫,让不少学子心生迷茫,不知前路在何处,不知未来是如何。 1:怎样才能帮助同伴们重拾信心?气氛沉闷的车厢里,突然响起了杨苡的歌声, 2:从《松花江上》到《义勇军进行曲》,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演唱的队伍,杨苡领着车厢里的所有人激情高唱, 1:那歌声振聋发聩,驱散了车厢内的阴霾,承载着联大学子背井离乡的决心,艰苦求学的斗志,和救亡图存的爱国情! 2:当火车最终驶入昆明站,大家拥抱欢呼,高呼口号,在艰苦跋涉后学子们又一次回到了他们深爱的祖国,来到了他们日思夜想的云南昆明,成为了一名西南联大的学子。 1:西南联大的岁月是艰苦的,联大老师在日机轮番的轰炸下,勤奋苦读,用自己单薄的力量,延续着中国教育的香火。 2:随着战火的不断蔓延,国家危难之际,800多名联大学子投笔从戎、奔赴前线、保家卫国,为国家兴亡抛洒青春热血乃至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