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RC申报平台 [ 登录 / 注册 ]

录音制品: Sonate D-dur. Op.12 Nr. 1:III. Rondo. Allegro ISRC:CN-A64-23-00214 表演者:齐琳、许歌卉


认领ISRC证书 版权持有人
节目名称Sonate D-dur. Op.12 Nr. 1:III. Rondo. Allegro
语种
时长298秒
登记者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
制作者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
表演者齐琳、许歌卉
ISRC编码CN-A64-23-00214
基本描述贝多芬所创作的10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一直以来都是小提琴演奏家们的挚爱,更是成为所有小提琴学习者的必修课。我与许歌卉老师共同在德国留学十年之久,这首专辑凝聚了我们对于贝多芬的热爱。我们先后也在不同的音乐会中演奏过,这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们更细致的体会其中的音乐内容。1797-1798年间,贝多芬创作了《第一小提琴奏鸣曲, op.12 No1, D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 op.12 No2, A大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 op.12 No3, 降E大调》,这是他的第一套小提琴奏鸣曲,三部曲目都是题赠给他当时的老师萨里耶里(Antonio Salieri, 1750-1825)。1798年,贝多芬曾与小提琴大师史邦齐希(Ignaz Schuppanzigh,1776-1830)举行联合音乐会,当时就留有贝多芬担任伴奏演出奏鸣曲的纪录。?贝多芬的《第四小提琴奏鸣曲,OP.23,A小调》创作于1800年,呈献给富利斯(Morita Von Fries)伯爵。?同一时期,最著名的《第五小提琴奏鸣曲,OP24-春天,F大调》创作于1801年,是贝多芬到维也纳最初十年中的作品,属于他早期稍晚一些时候的创作。这时贝多芬已经31岁,创作技巧已趋成熟,他的个性已基本形成。尽管这首乐曲写于贝多芬早期,但与海顿、莫扎特的真正古典主义音乐相比还是不一样,它充满自信乐观的精神信念,表达了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这首奏鸣曲一共有四个乐章。?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六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1,A大调》,《第七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2,C小调》,《第八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3,G 大调》完成于1802年,为了献给俄皇亚历山大一世 (Alexander I) 所作。?贝多芬的《第九小提琴奏鸣曲,Op.47-克莱采,A大调》是贝多芬于1802年至1803年间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这部作品原本是要献给英国著名小提琴家乔治·布里治陶尔(George Bridgetower 1778–1860)。?1812年,42岁的贝多芬谱写下了他的《第十小提琴奏鸣曲,Op.96,G大调》,为当时著名的法国小提琴家皮埃尔罗德(Pierre Rode)访问奥地利所作,距离上一部“九号”的完成已有十年之久,也是最后一首小提琴奏鸣曲。

备注:样本文件在线上传

返回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