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RC申报平台 [ 登录 / 注册 ]

录音制品: 六祖分支 ISRC:CN-G10-22-00523 表演者:欧姆优诺


认领ISRC证书 版权持有人
节目名称六祖分支
语种彝语
时长391秒
登记者云南音像出版社
制作者田飞
表演者欧姆优诺
ISRC编码CN-G10-22-00523
基本描述歌曲是本专辑是由田飞作曲的民族歌曲专辑,在音乐上实现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原生态与新科技的交融,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市场革新、大众审美的需求,成为流行性与艺术性并重、文艺性与市场性并重、传承性与创新性并重、特殊性与群众性并重的独特音乐样式。歌词:大约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迁移。不同的民族在西南大地碰撞、融合,形成了彝族等多个具有自身特点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史也由此书写。彝族在历史上曾经历了洪水泛滥的时代。战胜洪水之后,“六祖分支”的决定使得彝族先民朝着不同的方向迁徙、拓疆,逐渐成为西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彝族人认为,人去世后,魂灵必须回到祖先发祥地,也就是回到“六祖分支”地去。现存的18部彝文《指路经》,其终点大多指向滇东北,特别是今天的云南昭通。“六祖分支”发生在昭通,昭通是彝族文化的发祥地。歌词大意:经洪水泛滥,笃慕(或为仲牟由)骑着马,赶着羊群,为避洪水迁到了高高的乐宜山。他娶了三位仙女,生下慕雅枯、慕雅切、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六个儿子史称六祖,后他们繁衍成为武、乍、糯、恒、布、默六个部落。武部落长慕雅枯、乍部落长慕雅切率两支人向南边沿普渡河流域发展,直达滇南及滇西一带。糯部落长慕雅热、恒部落长慕雅卧率两支人,沿金沙江流域逐渐进入现在的凉山、川南及昭通乌蒙山区。布部落长慕克克、默部落长慕齐齐率两支人向中部发展,逐渐发展到现在的曲靖、宣威和贵州的兴义、普安、安顺、威宁、毕节水西一带,其中少部份人南下进入现在的广西隆林。

备注:样本文件在线上传

返回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