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描述 | 《白族吹打》,可以说是积作者135余年学习、认知、考察白族唢呐音乐材料和心得之集大成者。作者将“白族吹打”这种主要流传于环洱海地区的民间音乐样式,视为一个地方性的少数民族“吹打乐”“乐种”,这是符合白族传统音乐历史积累客观情况并可以得到确认的。因此,从民族音乐学理论关注的角度而言,这一著述即兼具音乐学领域的“乐种志”和“音乐形态学”双重特征:全书的第一章至第三章,是“白族吹打”乐种形成的源流、传承、风格、分类、形式、技法、音阶调式结构及调发展现象梳理的分别描述,具有明显的“乐种志”特点;而第四章至第八章,则主要是“白族吹打”乐种音乐的曲调发展手法、锣鼓经、曲体结构和代表曲目解构的音乐形态构成分析,具有明显的“音乐形态学”特色。作者上述八个章节的描述和分析,内容丰富,但其中最有特色、最具亮点的部分和内容,则是“多筒音现象及其特征”的揭示、总结以及相关代表乐曲的举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