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ISRC申报
  3. 补领证书
  4. 著作权证书
  5. 音乐出版
  6. UPC/EAN
  7. 词曲发表
  1. 登 录
  2. 注 册
错误的提示信息!
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 快速登录 -

  支持以下平台账号登录)
ISBN出版平台三辰数字出版网版权业网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 ISRC体系示范应用平台)

关闭/Close

首页/领导讲话 /周慧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提升编辑素质 增强文化自信录音版权证明(ISRC证书)

周慧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提升编辑素质 增强文化自信

数据来源:ISRC申报平台 发布时间:20180111 近期更新:2018/01/11 阅读量:13011310

当前正值全党全国和全行业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时刻,中国编辑学会第18届年会在武汉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提升编辑素质,增强文化自信”,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要求;体现了聂辰席同志代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关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努力开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新局面的工作要求;体现了全行业多出精品力作、多出优秀人才,为推进出版繁荣、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不懈努力。会议的立意高远,任务明确,部署合理,实施有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编辑出版人牢记使命和担当,在繁荣出版和主业发展方面,做出了扎实的贡献;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战略和推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骄人的业绩。

中国编辑学会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广大编辑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编辑人才培养、编辑素质提高、编辑学术研究、编辑活动开展、重要委托任务完成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编辑同仁的赞誉和肯定,服务了工作大局,促进了行业发展。

为了与大家共同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使年会成为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平台,我谈几点体会和想法。

 

一、深入系统学习贯彻,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编辑出版工作

(一) 全面系统深入学好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做好新时代的编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砥砺前行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改革,做出了新时代、新特征、新目标、新征程的一系列科学的判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学说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基本方略,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任务伟大而又光荣,使命神圣而又艰巨。由于编辑工作的服务辐射各个方面,所以编辑出版人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学习既要作为政治任务,又要作为业务培训,入脑入心,融会贯通,真正成为我们做好编辑出版工作的坚实基础。

(二)明确编辑出版队伍在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使命担当

报告中把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等。这要求编辑出版队伍要真正成为理想信念的凝聚者、价值理念的塑造者、道德观念的引领者。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出和形成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品力作、经典理论、精深学问。真正在文化生产领域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三)明确走向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八次提到“创新”、七次提到“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和方向,勇于创新创造,积极推动内容创新、传播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编辑队伍要自觉按照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逻辑,深刻检视出版领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并且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自觉找寻文化进步的实现路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研究和找寻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和发展方向,必须建立起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把出版物质量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发扬工匠精神,培养传世之心、人文情怀,真正在编辑出版全流程中做到精心策划、精雕细刻、精耕细作、精益求精,唯有如此,才能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世精品。

 

二、把握三个关系,增强提升编辑素质、增强文化自信的自觉性

(一) 关于文化自信和出版工作的关系

文化自信源自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自党领导人民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这三种文化形态的标志和载体就是我们五千年文明史传承至今所出版和保存下来的优秀典籍。之所以说我们的文化没有断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这些保存下来的文化典籍为根据、为依托的。优秀典籍成为文化自信的基石,文化自信成为新的优秀典籍的重要源头。有学者曾提出“用典籍形式将该民族的‘基本精神’或曰‘元精神’加以初步定型。这种典籍便可以称之为‘文化元典’”。例如先秦的诸子学说和儒家经典,就是典型例证,以典籍形成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文化。同时,文化与出版的互动还会带动出版形态的革新,《中国文化史》提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包括今天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都能够印证文化自信和出版工作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文化自信来源于丰富的出版典籍,同时文化发展又带动了出版作品的丰富、技术的进步、受众的稳固。

(二)关于出版工作和编辑工作的关系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编辑环节是出版流程的核心环节,编辑是出版社的核心资产。出版工作的本质是内容产业,一本书稿、一部作品、一个剧本,它的内容有没有创新的思想,有没有合理的逻辑架构,有没有独到的文脉文采,有没有很好的编校质量,出版之后能不能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关键在于编辑的选题策划是否精准地满足了读者的文化需求,在于编辑在好的选题下,能不能找到理想的作者,在于编辑拿到书稿后,有没有一定的审读加工能力、提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于编辑有没有基本的文字功底,等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出版工作的核心业务是编辑工作,出版队伍的核心板块是编辑队伍。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大力加强出版强国建设,而出版强国建设的关键在编辑队伍。

(三)关于编辑工作和精品力作的关系

没有精品力作,就谈不上出版强国,就没有文化自信。纵观我们的出版史,每一部精品力作,无论是人文科学方面的还是自然科技方面的,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作者和编辑智慧与心血的结晶。2016年,我在中国编辑学会第17届年会上曾提出“出版精品力作的关键在编辑”。同样一个线索或事件,有的编辑无动于衷,无所作为,有的编辑则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策划出了好的选题;同样一个好的选题,有的编辑寻觅不到优秀的作者,也没有形成总体的创作框架,有的编辑本身就能对若干名作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并且拥有初具创新的合理架构;同样一部书稿,有的编辑不仅不能提升书稿的思想和品位,反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和削弱了作者的内容和语言,有的编辑比作者还高出一筹,使作品增光添彩,甚至还能化腐朽为神奇,更能使一部作品流传百世。产生精品力作的必要条件就是编辑素质,编辑的知识积累和阅读品位直接影响作品的内容质量,编辑的文字能力和责任意识影响作品的编校质量,编辑的审美水平和创意空间影响作品的外观质量。这就是我们倡导学者型编辑、专家型编辑最深刻的原因所在。

 

三、注重三个环节,推动提升编辑素质、增强文化自信取得扎实成效

(一)提升编辑素质,增强文化自信,首先在于每一位编辑个体的政治、文化、业务、技术和创新素质的全面提高

2017年中国编辑学会年会主题与2016年“发扬工匠精神,做学者型编辑”的主题一脉相承,都是要求提高编辑的核心素质。当前,每一位编辑都应该结合自己的编辑出版业务,把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好、学深学透,它不仅是政治学习的纲领性文件,还是业务学习的提高型教材。党的十九大报告涉及改革开放稳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涉及治党治国治军,它不仅是我们选题策划的一座富矿,而且也是提高编辑政治文化素质的宝贵营养。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学习竞赛,搞一点学习征文,看谁在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方面,学得更好,钻得更深,收获更大。编辑能否加工好书稿,关键在于他的境界和思想的张力,编辑首先要做读书学习的模范,要做全民阅读的排头兵。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自己专业领域的调研,对其发展要做到心中有数,由此打好基础,为精品力作未雨绸缪,积累“材”富。

(二)提升编辑素质、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出版单位创造条件,加强管理

要为编辑合理减负,要能使编辑从容地加工书稿、提纯书稿、打磨书稿。要为编辑创造出去学习进修和提高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效果的考察和问效。要举办好出版社内外的编辑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从管理角度看,要抓好对编辑基本功的训练和考量,应要求编辑写好选题报告、审读报告,倡导编辑写重要出版物的书评作品。可以采取适当的展览、交流评比活动,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有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采取导师制的办法,培养编辑,加速成长,以解决目前一些出版社学术编辑、文化编辑、科技编辑青黄不接的现象。出版单位还要形成培养名编辑和学者型编辑的机制或制度。有些出版社施行的“首席编辑制”等,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可以借鉴或者参照进行。

(三)提升编辑素质、增强文化自信,行业组织大有可为

中国编辑学会要继续发挥好职责作用,不断为编辑同仁作出新贡献。

一是发挥培训的关键作用。要把常规业务性的培训与“宽视野深内容长距离”的培训结合起来。一方面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才培养规划的要求,面对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的大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向往中,对文化和出版方面的需求。抓好编辑业务规范的培训,抓好融合发展的编辑技术培训,抓好必要的政治法规知识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编辑文学、史学、哲学、科学、艺术、伦理学等多方面的、多元的学科培训,扩张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此所谓“宽视野”;而且这些多元学科知识的培训和输入,不应该是浅尝辄止的,也不应该是浮皮潦草的,而应该请该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进行浓缩型的讲述和传播,使编辑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获得相对系统的深刻知识,此所谓“深内容”;在这些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过程中,不要求他们勉强地和出版业务相联系,更不要求对号入座,而是要求对编辑有一个目前用处可能不太明显,尔后可能会有大作用、有长效作用的效果,此所谓“长距离”。如此而为,我们才可能成长出名编辑或编辑大家。

二是发挥编辑学术研究的支撑作用。经验一再表明,一位真正的名编辑或学者型编辑,他不只是能够加工出来优秀的书稿或出版物,而且他自己就是一位出色的作者或作家。而要做到这一条,没有一定的学术功力来支撑,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希望学会在提高整个编辑队伍的学术素养和理论素养方面,要下功夫,要用气力。已经成立的中国编辑学研究中心,要发挥切实作用,要真正地运行起来,每年应该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课题,并且要获得成果。对我国编辑出版界的学术研究,每年应该有一个类似于蓝皮书一样的报告书,公告于社会,激励于自己。

三是发挥评优评先的激励作用。比如这次经过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务院评奖考核小组的批准,同意中国编辑学会举办2017年度中国优秀出版编辑评选活动,就特别难得和不易,要切实搞好,组织要严密,程序要合理,评比要公正,切实评出业界公认,经得起各方考量和历史检验的名编辑和编辑大家,以带动全国整个编辑队伍的培养和提高。还要配合政府,在中国出版政府奖里的优秀出版人物(优秀编辑)奖的评选中,在领军人才和其他有关编辑的评选过程中发挥作用,积极作为。在各类书刊的评奖中,也注意肯定和褒扬编辑在其中的核心和骨干作用。还要在主题宣传、主题出版作品评奖中,注意发挥、鼓励编辑的关键作用。

在新时代提升编辑素质,增强文化自信,必然要求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培养更多的工匠型、学者型编辑,贡献更多的精品力作。惟其如此,才能推动我国从出版大国走向出版强国。

 

(作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站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纠错补充   提交收录   认领作品 / 证书

上一篇

冯宏声深度解读——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

下一篇

周慧琳:抢抓难得机遇 推动创新发展以优异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中国实体书店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TOP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