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司副司长 冯宏声)
导读:面对最难营销的“小资”受众,为何新世相却能用来制造流行?新世相给出版业的启示是什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司副司长冯宏声在微信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我们与未来出版之间相差的不是技术,是思想。
公众号“新世相”重生一年,从“四小时后逃离北上广”刷屏、图书馆计划到花样翻新的直播测试,已成为诸多网络事件的缔造者。9月28日,偶像男团“X玖少年团”宣布通过“新世相”出道,“新世相”创始人张伟在现场宣布,他们将联合一个社交App用1000万的价格拍下“X玖少年团”的第一次全民直播事件。张伟表示,“新世相”要做一个流行制造者。
面对最难营销的“小资”受众,为何新世相却能用来制造流行?新世相给出版业的启示是什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司副司长冯宏声在微信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我们与未来出版之间相差的不是技术,是思想。
新世相给出版业的启发,是对“信息内容与社会的关系”的回归,新世相在做的,是文艺的商业化。商业并不可憎,也不会与所谓的价值观冲突。
新世相的方式,是用“文字+文字背后的活动”打动用户,代入场景,植入商业目的。
出版人要对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有清醒和准确的认识,要看透本质。
什么是O+O(O2O这个概念不如O+O更精准)?
线上+线下的本质是什么?
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出版业不就是一直在做O+O吗?
一本书,难道不就是online吗?
拿着书去旅游,看着书炒菜,难道不就是offline的场景吗?
“文字+基于文字的互动活动”、“虚拟的信息内容 +实体的应用场景”,这才是“O+O ”的本质。出版人,这一点必须悟透,必须参破。
出版,要回归出版的本质——信息内容服务。那么,信息内容服务的本质是什么?出版是什么?出版所解决的,是人类的什么问题、什么需求?
人类是社会化动物,人的社会性需求,是“交流”。出版,恰恰解决的是“交流”问题。交流的信息中,分为“资讯、故事、知识”。要交流传递的信息,会装载在内容这个“容器”里。内容的背后,是思想,是对世界的认知,是对人类自身的认知。
当信息内容与技术碰撞,才有了出版。技术发展到今天,慢慢开始还原信息的本质。现阶段互联网治理与管理的重点,已经从地址管理走向信息管理,信息资源越来越受重视。
出版人,还在纠结传统与数字?还在困惑纸质版与数字版?纸就是屏,文字浮在纸上,风吹过,数字的扁舟缓缓而行。纸书不能成为“互联网产品”吗?纸上做戏,一样可以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体验。谁在将纸书束缚?谁在用纸把出版业束缚?就像把自己困在二维世界,永远理解不了三维世界。若思不透,纵有技术铠甲在身,又何用?思想上的停滞不前,仍以山顶洞人之认知看世界,给你再多先进技术装备,仍然无法生存。
我们与未来出版之间,相隔一寸;我们与未来出版之间,又相隔万里。
一寸与万里之间,差的不是技术,是思想。
【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更多出版资讯,请下载出版头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