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ISRC申报
  3. 补领证书
  4. 著作权证书
  5. 音乐出版
  6. UPC/EAN
  7. 词曲发表
  1. 登 录
  2. 注 册
错误的提示信息!
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 快速登录 -

  支持以下平台账号登录)
ISBN出版平台三辰数字出版网版权业网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 ISRC体系示范应用平台)

关闭/Close

首页/徐永光/【体制改革篇】从5.12到4.14的思考录音版权证明(ISRC证书)

【体制改革篇】从5.12到4.14的思考

数据来源:ISRC申报平台 发布时间:20171213 近期更新:2017/12/13 阅读量:13011270

我在80年代用过一个笔名叫“尤吉”,意寓“忧喜参半”。5.12汶川地震后,我写了《2008,中国公民社会元年》文章,以生于忧患,多难兴邦的感怀,看待“一场意外的灾难让中国人的公民意识得以升华,而公民意识的提高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以往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我们只听到几家有政府背景的大慈善机构的声音。这一次,上百家民间组织自觉受命于危难之际,发出抗震救灾行动联合声明,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独立行动,联合公告,以最快的速度参与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当时从前方回来的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志愿者刘大庆谈了她在灾区工作的体会:救灾和灾后重建,政府都是主力,但民间组织的力量也不可或缺。我们就象水,能够流到政府力量顾及不到的每一个细微角落。这是灾区群众对我们的需求,也是我们的工作价值。

从5.12地震到玉树地震,民间组织的反应有什么变化?

第一是反应更快。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当天,我在外面出差,就接到了四川“5·12”救助办公室郭虹老师的电话。她说:“我们四川的NGO已经组织起来了,今天就要出发。”他们提出“5·12”援助“4·14”的口号。我看到中央电视台的报道,第一时间赶到玉树灾区的是四川的救援队伍。没有说是政府还是民间,但是我相信主要是民间。因为是第一时间赶到啊。虽然政府行动很快,力度很大,但是政府有一个决策过程。一个队伍要搬动的时候,需要有一段决策的时间。但是NGO可以立即决定,自主决定,马上出发。所以我相信第一时间去的就是民间的队伍。

4.14当天就做出反应的包括爱德基金会、扶贫基金会、青基会、红基会、儿基会、友成基金会、壹基金,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等,当然还有国际美慈等国际机构。第二天我们搜集到的参与救援的机构,大的基金会就将近有20家。南都也是在第一时间启动常数为1000万的支持民间组织的“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基金”,15日就拨出第一笔资助款,资助北京天下溪的志愿者赶赴灾区。

当然反应最快的是青海本土NGO。灾难发生后41分钟,格桑花西部助学网就从西宁出发奔赴灾区开站救援活动。青海民和残障人士医疗康复中心、乐平心理咨询中心、玉树三江源等组织也开始救援活动,并且建立了NGO协调办公室。

民间力量面对灾难表现出的理性、专业、合作精神,也是5.12留给4.14的遗产。

玉树地震发生后,我发现志愿者没有一拥而上、盲目行动,好多都是有组织的行动。“天使妈妈”是一个挂靠在中华儿慈会的志愿服务组织,她们16日就到达玉树灾区,把地震后睡在大街上的15名孤儿带到北京临时养护。民和残障人士康复中心是民政注册的民非机构,这次不仅反应非常快,而且主动承担民间组织参与救灾的协调工作,立即帮助格桑花向南都基金会申请人工经费的资助,立即得到了批准。他们提出了NGO玉树救灾需要研究的25个问题。问题大到怎么样处理好和政府的关系?怎么样建立信息平台协调行动?基金会怎么样和草根组织合作?小到外地来的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如何防止高原反应等。列出的问题都很专业,他们打算把这些问题的研究讨论成功编成NGO 救灾行动小册子。显然,所列问题中,有许多都是汶川地震NGO 救灾行动中碰到过的。说明经过汶川地震的总结反思,NGO长了本领,表现的更加理性了。这是一个青海民和县的草根NGO,千万不要小看他们。

由天津鹤童发起的5.12长期照护全国联盟立即组织玉树震灾专业照护志愿服务团,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100多名护理人员很快到达西宁,其专业能力、服务水准和奉献精神,在西宁各个救治伤员的医院受到极高评价。

5.12一周年,我写了《迎接基金会与草根NGO合作时代的到来》,指出“中国民间公益领域存在两种生长力量,一是自上而下,从官到民的力量(以公募基金会为代表);一是自下而上、扎根民间的草根力量。第一种力量有很强的资源动员能力,吸纳了绝大部分民间捐赠,但因为历史的原因,没有把基层的公益服务机构作为消化这些资源的"腿"。到了地方,为公募基金会做项目的都是政府公务员。世界上其他国家通行的是政府购买NGO的服务,中国正好相反,是NGO"购买"政府的服务。第二种力量长期面临合法性困境和资源困境,所以生长很慢。这两种力量继续成长的方向在哪里?是公募基金会一直依靠政府、不到民间扎根吗?是本土NGO一直依赖外援而不是依靠本土资源生存发展吗?都不是!两股力量、两种资源的合流才是中国民间公益行业发展的理性选择”。邓国胜关于“汶川地震捐款8成入财政账户”的研究报道,给民间慈善捐款使用的流向、效率、透明,一起了社会深刻的反思。

之后,基金会与草根公益服务组织的合作开始成为大家思考玉树江源发展促进会、藏族研究会、三川发展促进会等当地7家公益机构在西宁成立了玉树地震民间行动,并在国际美慈帮助下,搭建抗震救灾机构框架,进行了相关能力培训。

基金会与民间草根组织的合作,将改变发展生态;与政府的合作。扶贫基金会将拿出比512更多的捐款,与民间组织合作,支持本土NGO 在灾后重建中长期发挥作用。

希望通过基金会的支持,逐步改变青海草根组织的资源状况,过去主要依靠外援,今后应该主要依靠本土资源的支持。

当然,民间组织要在救灾和重建中发挥作用,必须与政府合作。这次在与政府合作中也做得比较好。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站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纠错补充   提交收录   认领作品 / 证书

上一篇

【体制改革篇】和谐社会需要强壮的“第三条腿”

下一篇

【体制改革篇】慈善的民间本性与体制之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TOP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