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ISRC申报
  3. 补领证书
  4. 著作权证书
  5. 音乐出版
  6. UPC/EAN
  7. 词曲发表
  1. 登 录
  2. 注 册
错误的提示信息!
手机号
密码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 快速登录 -

  支持以下平台账号登录)
ISBN出版平台三辰数字出版网版权业网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 ISRC体系示范应用平台)

关闭/Close

首页/儿童出版/49名小学生集体“出书”《永远的苏东坡》印制成册录音版权证明(ISRC证书)

49名小学生集体“出书”《永远的苏东坡》印制成册

数据来源:ISRC申报平台 发布时间:20171213 近期更新:2017/12/13 阅读量:13011258

    不久前,北京清华附小的六年级学生利用大数据搜索和研究苏东坡的事,在全国刷屏。无独有偶。太原新道街小学四年级11班的49个孩子,也做了类似的事情,大家把对东坡先生的学习钻研心得报告印制成册——《永远的苏东坡》。
    孩子们都做了些什么?近日,记者来到新道街小学进行了采访。
    班里开设语文大讲堂 用讲演的方式了解苏东坡
    12月7日下午,在新道街小学三楼的一间教室内,一堂特殊的语文课正在进行。
    “大家好,我们小组要讲的是关于苏东坡与苏小妹的故事。”讲台上,6名同学整齐地站成一排,依次围绕主题进行演说。每个人的平均演说时间大概为1分半。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全都脱稿,而且演讲得很流利。
    一组说罢,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另一组会接力站在讲台上,继续为大家讲演。
    这样的形式是四年级11班独有的,语文老师冯梅称之为“语文大讲堂”,不出意外,每周四下午的语文课都会是这样,但每周的主题不同。这一周,他们的主题为——“永远的苏东坡”,这次是该主题下的第三期讲演。
    11班共有49名学生,分为8个组(除一组为7人外,其余每组为6人),每个组各抓取一个角度围绕苏东坡进行讲演。苏轼之成长经历、苏轼与苏辙、苏东坡与佛印、苏东坡与苏小妹、苏东坡书画之路、苏东坡之养生之道、苏东坡之美食……全班同学从这8个方面对苏东坡进行了一步步地探索。
    三期讲演,总耗时一个多小时。看似简单,背后却凝结着孩子们近两个月的心血,所有的付出全部汇聚在一本书里,它就是《永远的苏东坡》。
    孩子们反复修改数次 最终敲定书稿
    《永远的苏东坡》,孩子们人手一本,书不厚,共48页,4K纸的大小,封面基调为灰白色,“永远的苏东坡”6个大字印在正中,格外醒目,右下方则是苏东坡伫立远眺的侧颜照,底端印着“四年11班全体”“2017年11月”两行小字,整体简约大气又不失稳重。
    严格来讲,这本书的字字句句并非全部为孩子们原创,相当部分是资料采集梳理。每一篇章前,赫然写着“调查者:××××”,有的是一个人的名字,有的则是一组人的名字。冯老师解释说,收集好的资料有的是小组共同完成的,有的是孩子们独立完成的。
    册子目录分为8个篇章8个主题词。每组成员搜集到资料后,首先要汇总到小组长手中,小组长需要“合并同类项”,将重复的内容删除,进一步筛选、集纳后,最后将搜集成果交给老师。班里的孩子大多数只有9岁,他们搜索和筛查信息的能力有限,这中间少不了家长的辅助帮忙。
    冯老师收到的资料容易缺东少西。每每收到作业,冯老师都需要细细订正,比如,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哪个重要事件未提到,冯老师会标注好,然后将作业“打回去”,让孩子们继续查。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查漏补缺,经过一个多月的整理搜集,册子总算是初见成效。师生们感慨“好艰辛”,细细一算,每个小组至少都要改七八次,最多的一组修改次数高达20多次。
    看着孩子们一步步补充修改完善的资料,冯老师觉得这个成果特别珍贵,便想把它长期保存,在跟家长们商议后,决定将其印刷装订。校对,编排,印刷……在家长们的通力合作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印刷成本,每个孩子仅需交10元,《永远的苏东波》便能印刷装订了。
    拿到书时 孩子们兴奋地手舞足蹈
    “孩子们,咱们的书回来啦!”11月30日上午,冯老师接到家委会的电话通知后,第一时间将这一喜讯告诉了班里的学生们。
    “耶!”“太好了!”“早就等不及了!”11班的教室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兴奋地拍手欢呼。为了不打扰邻班,他们尽量把声音压到最低,但依旧难掩喜悦和自豪之情,个个乐得像朵花儿。
    当带着墨香味儿的书传阅到孩子们手中时,小家伙们全都埋着头,迅速地一页页翻着。
    “看,我在这儿!”
    “我在这儿!”
    ……
    他们迫不及待地找着自己的名字,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以铅字的形式印在书上时,小家伙们的眼睛都亮了,高兴地手舞足蹈。
    “我们这书可是全球限量版呐!”
    “就是,我可舍不得轻易借给别人!”
    孩子们叽里咕噜讨论了足足有十多分钟,捧着手中的书,是那么地小心翼翼,生怕弄坏、刮花。出了学校,他们跟父母显摆,跟朋友炫耀,心里那叫一个美。有一个孩子还特意通过视频向远在农村的奶奶展示书籍,他指着自己的名字高兴地说:“看看,我当作家啦!”视频那头的奶奶乐得合不拢嘴。
    老师讲述趣味小故事勾起孩子们研究兴趣
    记者问冯老师,怎么想到要研究苏东坡呢?原来,这一切要追溯到两个月前的一节语文课。语文课本的每一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章节叫“趣味语文”,在第四单元后面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日,苏东坡身着便衣,去莫干山的一座寺庙讨茶喝,住持不知其真实身份,态度极为冷淡,当得知他就是名闻天下的苏东坡时,又变得极为恭敬。末了,住持敬求墨宝。苏东坡毫不推辞,挥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寥寥数字就将对方以貌取人的世故嘴脸,勾勒得栩栩如生。
    课上,冯老师绘声绘色地讲完后,孩子们意犹未尽,冯老师一口气又讲了关于苏东坡的好多故事:“吟诗赴宴”的故事,“三白饭”的故事,“出人头地”的来源,东坡肉的来源,“东坡吃草”的故事,东坡泡脚养生……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之前,他们仅知道苏东坡文采斐然,只会单纯地背诵其名作,却想不到一代大文豪竟是如此有趣,如此多才多艺。
    “苏东坡不仅是个大才子,为人更是豁达幽默。今年正好是苏东坡诞辰980周年,你们愿不愿意研究他?”冯老师问道。
    “我们能研究?”孩子们不解地问。
    “当然能啊!”冯老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就这样,一场以“起底”苏东坡为目的的大探索开始了。
    其间,冯老师还特意给孩子们观看了央视的纪录片《苏东坡》(共6集,每集20分钟),视频更是勾起了孩子们对苏东坡的浓厚兴趣。课下,他们一个个非常积极,上网搜、去图书馆查,花费了大把时间研究苏东坡。尽管费劲儿,但他们却不觉得苦,讨论和研究的热情很高,课间常常以此为话题,你一言我一句地聊。
    通过研究苏东坡 希望孩子们获得向上的力量
    事后,冯老师给孩子出了一篇命题作文:记一件高兴的事儿——《我成作家啦!》。说着,冯老师拿出孩子们的作文,高兴地跟记者分享起来:
    “作家之路并非好走的,不信,我给你一一道来……”
    “回到家,我发了狂,又蹦又跳,嘴里不断喊着‘我们班出书了,上面有我的名字呢’”
    “看,那树动了……所有的树都在跳舞,好像在祝贺:嗨,朋友,恭喜你,你成了作家喽!”
    ……
    冯老师说,她很欣慰,正因为孩子们有切实的感受,才会写得这么生动。
    “其实,对于这么小的孩子而言,研究苏东坡这个课题太难了,可能仅仅是皮毛。一开始,我也只是想着让他们通过背诗词了解苏轼,但却发觉他们的兴趣似乎不大,还是读不进去。于是,我就给他们讲苏东坡的奇闻轶事,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让孩子们研究苏东坡,不仅仅是让他们了解认识苏东坡,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苏东坡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冯老师说,她想告诉孩子们,人一辈子的路很长,必须有强大的内心。研究苏轼,并非希望他们人人都成为名家,而是希望他们能通过苏轼来体会到,当一个人面对困苦时应该有“一笑置之”的态度。
    冯老师说,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基础学科,现在的他们或许不能理解书中深意,但学语文是一件厚积薄发的事,终有一天,他们会随着苏东坡不朽的人生,走进永远的苏东坡,给自己的人生注入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来源:山西新闻网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网站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纠错补充   提交收录   认领作品 / 证书

上一篇

微信版权保护迈出一大步,内容创业之春开始回暖

下一篇

版号申请攻略:审核员详述版号过审雷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TOP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